OODA循环:如何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机遇?

OODA循环:如何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机遇?

OODA循环是一个决策和适应模型,强调观察、定位、决策和行动四个步骤,帮助个人和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中取得成功。约翰·博伊德的理论影响深远,适用于军事、商业等多个领域,强调快速适应和利用不确定性来创造机会。

作者

Taylor Pearson

作者

Taylor Pearson

出版时间

2025年7月8日

原文链接

https://archive.nytimes.com/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4/06/13/no-clocking-out/

Jun 3, 2025

“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人才能生存。”——约翰·博伊德中校

1997年3月20日,阿灵顿国家公墓的老邮局教堂外,许多人聚集在此,为美国空军退役上校约翰·理查德·博伊德(John Richard Boyd)举行追悼会。

天空阴沉,细雨绵绵,大家裹紧冬衣,匆匆步入教堂。

仪式庄重而肃穆,仪仗队、军乐队、礼炮队齐聚一堂,六匹灰马牵引着覆盖国旗的灵车。

教堂内座无虚席,牧师开场后,博伊德的好友们依次上台,分享他生平的点滴。

博伊德的一生跨越了20世纪的后半叶,他参与了二战、朝鲜战争和越战,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后,海军陆战队前司令查尔斯·C·克鲁拉克将军评价道:“在美国和联军的攻势下,伊拉克军队的精神和智力崩溃。约翰·博伊德无疑是这场胜利的缔造者,就如同他亲自指挥了沙漠中的战斗机群或机动师。”

到1950年代末,博伊德不仅是美国,也可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他因能在40秒内击败任何对手而被称为“40秒博伊德”。

然而,他不仅是飞行高手,更是一位战略家。60年代,他在业余时间发展了能量-机动(E-M)理论,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全球空战训练和战斗机设计。

70年代初,他成为军事改革运动的精神领袖,这是一场旨在改革军队内部升迁主义和浪费文化的游击战。

70年代末,他从空军退役,自我流放,投身于哲学、科学、军事历史、心理学等多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研究。

从战士到学者,他努力整合各领域的知识,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个人和组织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取得胜利?

这一整合的成果便是OODA循环。

OODA循环中的“OODA”是一个缩写,代表以下四个步骤:

  1. 观察(Observe)

  2. 定位(Orient)

  3. 决策(Decide)

  4. 行动(Act)

这个循环描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进行的过程。

例如:

  1. 观察到自己肚子饿了。

  2. 定位到附近有一家Chick-fil-A快餐店,且他们还在售卖鸡肉汉堡。

  3. 决定去Chick-fil-A。

  4. 行动,走进Chick-fil-A,尽情享受美味的鸡肉汉堡(或许再来一个,既然来了,何不尽情享受)。

OODA循环通常被视为决策模型,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个人和组织学习与适应的模型。

博伊德的工作改变了世界,这在历史上是极少数作品能够做到的。然而,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要么高度机密,要么未曾记录。由于军队的口头文化,他留下的文献很少,这让学者们的研究变得困难。

然而,过去二十年中,他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被更多人应用于商业、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他们的思想挑战了我们关于如何取胜的一些基本假设。

送葬队伍在第3660号墓前停下,一位海军陆战队上校,佩戴着多年战斗的勋章,从口袋中取出海军陆战队徽章——鹰、地球和锚。

他走出人群,跪下将徽章放在装有博伊德骨灰的骨灰盒旁。周围的年轻海军陆战队中尉们立刻立正。将海军陆战队徽章放在墓前是海军陆战队员能给予的最高荣誉。即使在功勋卓著的战斗海军陆战队员的葬礼上,这种情况也很少见。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空军飞行员获此殊荣。

为什么OODA循环如此重要?

约翰·博伊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研究过他理论的人常将他与孙子和克劳塞维茨相提并论。

要真正理解博伊德的代表作——OODA循环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

在博伊德看来,军事史上的分水岭是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败北。拿破仑是欧洲数世纪以来罕见的军事奇才,也是继成吉思汗之后,第一个有可能统一整个欧洲的将军。他的成功深刻影响了接下来一个半世纪的战争模式。

拿破仑之前,大多数杰出的将军都采用机动战。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名将孙子被誉为机动战的鼻祖。机动战的特点包括迅速行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诡计多端、出其不意、灵活多变、震撼敌人和适应性强。

机动战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孙子对将领的优先策略是:

  1. 最上策,破坏敌人的计划。

  2. 次之,瓦解敌人的联盟。

  3. 再次,攻击敌人的军队。

  4. 万不得已,才攻城。

孙子强调战争的道德和心理层面,即赢得民心。在必须战斗时,他提倡快速、多变、出其不意和协调的机动战。

拿破仑早期的战斗运用了机动战策略,强调多变、出其不意和迅速。但到了他征战的后期,他转向了更为僵化、统一的风格,即消耗战。他不再让部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机动,而是让他们像英国红衫军那样以密集的步兵纵队统一行动。

由于拿破仑的强大,世界各国军队开始坚信消耗战的优越性。美国内战的特点就是大规模的阵线稳步向对方推进或后退,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大规模的战壕兵形成了稳定的前线。在这两种情况下,双方的目标都是杀死大量敌军,迫使他们撤退,即消耗。

消耗战的观点只通过两个变量来看待战争:兵力规模和火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兰彻斯特计算出,在这两个变量中,兵力规模的影响更大。另一个变量火力可以抵消这一点,但武器必须强大得多才能弥补差距。

这种情况开始改变的首次出现是在1939年德国闪电战入侵法国时,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德国将领们回顾研究了早期的军事战略家,设计闪电战时模仿的是孙子和成吉思汗的机动战风格,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消耗战风格。

虽然德国最终输掉了战争,但闪电战却非常成功。然而,由于德国人犯下了可怕的暴行,很少有军事理论家回过头来研究闪电战。在冷战初期,美国将领们仍然固守着始于拿破仑时代的消耗战思维。他们认为,为了与苏联保持平衡,需要拥有远远更强大的武器。根据兰彻斯特工作的数学计算,一些预测表明,美国需要比苏联强大一百倍的武器才能维持平衡。

这一切开始改变源于约翰·博伊德在朝鲜战争中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的一项洞见。他发现将军们的计算中遗漏了一个变量:速度。即使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在空战中取胜的并不是更大更强的战斗机,而是更小更快的战斗机。

越战验证了博伊德的理论。在越战爆发前,美军的空军和海军已经装备了比苏联任何飞机都要大、都要强的战机,但这些战机的实战效果却差了一大截,越南战场上的1:1空战交换比远不如他们在朝鲜战争中的10:1。

虽然美国的战斗机块头大、火力猛,但在灵活性上却远远不及苏联的米格战机,这使得它们在技术上虽然领先,却处于下风。地面上,北越军队从战略到战术、从地面战到空战,全面采用了机动战的战术,他们秉承了成吉思汗和孙子的战术思想。北越传奇将军武元甲曾说:“我们的战略指导原则是在新形势下保持活力、主动、机动和快速决策。”

约翰·博伊德利用越战和朝鲜战争的数据,发展出了能量-机动(E-M)理论。这让那些主张制造更大、更贵飞机的空军将领们感到尴尬,因为E-M理论明确显示,轻便、便宜、快速的苏联米格战机因其敏捷和机动性而更为有效。

越战成为了自拿破仑时代以来战争史上最大的转折点。越南/美国战争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小规模、弱势军队利用机动战术战胜大规模、强势对手的先例。如今,全球的叛乱组织都在运用机动战的策略:出其不意、变化无常、行动迅速和协同作战来取得胜利。

1996年,《外交事务》杂志上的一篇先见之明的文章这样描述未来的战争:“传统的消耗战和沿连续战线进行的固定战斗将被‘非线性作战’取代……这种作战方式将在整个战场的纵深和广度上,对关键的战术、作战和战略目标同时发起高节奏的攻击。”

21世纪至今,这一预言已经得到验证。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的叛乱分子并不是在战场上排成直线作战,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预测的模式发动攻击,从世贸中心到法国尼斯,从伦敦的音乐场所到印度的酒店。

为什么OODA循环对我们至关重要?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博伊德发现他在能量-机动理论中的洞见——惊奇、多样性、快速和协调如何主导空战——的影响远超空战领域。他提出了“冲突模式”(Patterns of Conflict)的概念,展示了这些原则在地面战术中的应用。随后,他又提出了“指挥与控制的有机设计”(Organic Design for Command and Control),进一步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军事战略、政治和外交。

他的收官之作《概念螺旋》(The Conceptual Spiral)、《战略游戏的?与?》(The Strategic Game of ? and ?)以及《胜败的本质》(The Essence of Winning and Losing),将视野扩展到了军事之外,揭示了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任何个人或组织如何蓬勃发展。

博伊德的研究核心是这样一个信念:在不确定的现代世界中,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某种具体的信念,而在于能够根据快速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迅速调整信念的能力。

在商业世界中,更大的适应性和速度成为了生存的必要条件。IBM的全员就业政策就是“大就是好”和“壕沟战”心态的典型。多年来,IBM的业务稳定可预测,能够为员工提供终身就业保障。然而,这一切在1992年戛然而止。从那时起,我们见证了工作的“优步化”(Uberfication)。不再是单一公司的终身全职就业,现在35%的美国人选择自由职业。他们可能同时进行多个不同公司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着不同的范围和完成日期。这种情况带来的不是稳定线性的月薪,而是一个起伏不定的收入曲线。

同样,公司的未来也变得不那么确定和可预测,因此它们外包了大部分运营,以便根据需要灵活扩大或缩小规模。196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平均任期是33年。到了1990年,缩短到了20年。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缩短到14年。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名单上的公司,有50%将在十年内消失。这既带来了风险,也为愿意适应的人创造了机会。

我从OODA循环的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学会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共存,是获得更多机会的必要前提。”

如果你想“赢”,你的生活中需要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创业界,提供了许多拥抱模糊性可能带来的结果的例子。WhatsApp成立于2009年,仅六年后就被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Instagram同样在成立不到两年、仅有少数员工的情况下,以10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这不仅仅局限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和自由职业者利用技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蓬勃发展。

2015年的数据显示,人口普查局发现有35,584家“无雇员”企业(即没有雇员的企业主)的销售额或收入超过100万美元。这个数字比2014年的33,624家增加了5.8%,仅一年就有如此增长。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年赚100万美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但这需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

在公司内部,最具适应性、最快速和最有活力的个人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如果个人和组织想要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荣,他们就必须接受不确定性和新颖性,并学会利用它们来获得优势。正如WhatsApp和一人百万美元企业的增长所显示的那样,回报是活力和成长,是塑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并影响他人想法和行动的机会。

掌握OODA循环

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OODA循环了,何不把它练得炉火纯青呢?

OODA循环常被看作是一种决策模型,但更贴切地说,它其实是一种个体和组织学习和适应的模型。下面是一个将OODA循环应用于实际商业场景的例子,其中融入了博伊德关于如何高效运用OODA循环的一些思考。

观察

观察不仅仅是“看”,更像是“积极吸收整个形势”。观察包括你自己的情况、对手的情况,以及更广泛的环境。它涵盖了环境的所有方面:物理的、心理的和道德的。观察阶段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数据收集:你不仅要盯着自己屏幕上的数字,还要关注情感背景、行业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动向。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敏锐的金融交易员,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你已经掌握了OODA循环。在观察阶段,你注意到市场正朝着历史新高迈进,你感受到了市场的心理氛围。许多人认为市场只会一路上涨。你发现金融工具,包括抵押贷款支持的衍生品的数量激增。你注意到,现在申请抵押贷款的人,收入水平远低于五年前那些申请抵押贷款的人。

定位

在OODA循环中,定位环节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了解你的基因、文化背景和过往经历,还包括将这些因素与你所有的观察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定位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找出不匹配:你之前的判断失误或是他人的判断失误。通常来说,坏消息其实是好消息,因为只要你能及时捕捉到,就能将其转化为你的机遇。

以金融交易员为例,通过定位后你怀疑,这些人不可能都能按时偿还抵押贷款。他们中很多是收入不高且工作不稳定的人。你发现,从背负多重抵押贷款的房主到大型银行,所有人都在赌市场会无限期上涨。你推测这是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没有哪个市场能永远上涨。你认为一旦有人开始违约,其他人也会跟随,最终导致市场崩溃。

你发现了不匹配:普遍的看法是“人们不会违约”,但你的定位基于观察阶段收集的信息却指向了相反的结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灾难,但对于那些能够洞察到不匹配的人来说,却是机会。在定位阶段,你的目标应是通过发现不匹配来证明你之前的信


“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人才能生存。”——约翰·博伊德中校

1997年3月20日,阿灵顿国家公墓的老邮局教堂外,许多人聚集在此,为美国空军退役上校约翰·理查德·博伊德(John Richard Boyd)举行追悼会。

天空阴沉,细雨绵绵,大家裹紧冬衣,匆匆步入教堂。

仪式庄重而肃穆,仪仗队、军乐队、礼炮队齐聚一堂,六匹灰马牵引着覆盖国旗的灵车。

教堂内座无虚席,牧师开场后,博伊德的好友们依次上台,分享他生平的点滴。

博伊德的一生跨越了20世纪的后半叶,他参与了二战、朝鲜战争和越战,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后,海军陆战队前司令查尔斯·C·克鲁拉克将军评价道:“在美国和联军的攻势下,伊拉克军队的精神和智力崩溃。约翰·博伊德无疑是这场胜利的缔造者,就如同他亲自指挥了沙漠中的战斗机群或机动师。”

到1950年代末,博伊德不仅是美国,也可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他因能在40秒内击败任何对手而被称为“40秒博伊德”。

然而,他不仅是飞行高手,更是一位战略家。60年代,他在业余时间发展了能量-机动(E-M)理论,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全球空战训练和战斗机设计。

70年代初,他成为军事改革运动的精神领袖,这是一场旨在改革军队内部升迁主义和浪费文化的游击战。

70年代末,他从空军退役,自我流放,投身于哲学、科学、军事历史、心理学等多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研究。

从战士到学者,他努力整合各领域的知识,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个人和组织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取得胜利?

这一整合的成果便是OODA循环。

OODA循环中的“OODA”是一个缩写,代表以下四个步骤:

  1. 观察(Observe)

  2. 定位(Orient)

  3. 决策(Decide)

  4. 行动(Act)

这个循环描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进行的过程。

例如:

  1. 观察到自己肚子饿了。

  2. 定位到附近有一家Chick-fil-A快餐店,且他们还在售卖鸡肉汉堡。

  3. 决定去Chick-fil-A。

  4. 行动,走进Chick-fil-A,尽情享受美味的鸡肉汉堡(或许再来一个,既然来了,何不尽情享受)。

OODA循环通常被视为决策模型,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个人和组织学习与适应的模型。

博伊德的工作改变了世界,这在历史上是极少数作品能够做到的。然而,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要么高度机密,要么未曾记录。由于军队的口头文化,他留下的文献很少,这让学者们的研究变得困难。

然而,过去二十年中,他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被更多人应用于商业、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他们的思想挑战了我们关于如何取胜的一些基本假设。

送葬队伍在第3660号墓前停下,一位海军陆战队上校,佩戴着多年战斗的勋章,从口袋中取出海军陆战队徽章——鹰、地球和锚。

他走出人群,跪下将徽章放在装有博伊德骨灰的骨灰盒旁。周围的年轻海军陆战队中尉们立刻立正。将海军陆战队徽章放在墓前是海军陆战队员能给予的最高荣誉。即使在功勋卓著的战斗海军陆战队员的葬礼上,这种情况也很少见。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空军飞行员获此殊荣。

为什么OODA循环如此重要?

约翰·博伊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研究过他理论的人常将他与孙子和克劳塞维茨相提并论。

要真正理解博伊德的代表作——OODA循环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

在博伊德看来,军事史上的分水岭是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败北。拿破仑是欧洲数世纪以来罕见的军事奇才,也是继成吉思汗之后,第一个有可能统一整个欧洲的将军。他的成功深刻影响了接下来一个半世纪的战争模式。

拿破仑之前,大多数杰出的将军都采用机动战。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名将孙子被誉为机动战的鼻祖。机动战的特点包括迅速行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诡计多端、出其不意、灵活多变、震撼敌人和适应性强。

机动战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孙子对将领的优先策略是:

  1. 最上策,破坏敌人的计划。

  2. 次之,瓦解敌人的联盟。

  3. 再次,攻击敌人的军队。

  4. 万不得已,才攻城。

孙子强调战争的道德和心理层面,即赢得民心。在必须战斗时,他提倡快速、多变、出其不意和协调的机动战。

拿破仑早期的战斗运用了机动战策略,强调多变、出其不意和迅速。但到了他征战的后期,他转向了更为僵化、统一的风格,即消耗战。他不再让部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机动,而是让他们像英国红衫军那样以密集的步兵纵队统一行动。

由于拿破仑的强大,世界各国军队开始坚信消耗战的优越性。美国内战的特点就是大规模的阵线稳步向对方推进或后退,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大规模的战壕兵形成了稳定的前线。在这两种情况下,双方的目标都是杀死大量敌军,迫使他们撤退,即消耗。

消耗战的观点只通过两个变量来看待战争:兵力规模和火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兰彻斯特计算出,在这两个变量中,兵力规模的影响更大。另一个变量火力可以抵消这一点,但武器必须强大得多才能弥补差距。

这种情况开始改变的首次出现是在1939年德国闪电战入侵法国时,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德国将领们回顾研究了早期的军事战略家,设计闪电战时模仿的是孙子和成吉思汗的机动战风格,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消耗战风格。

虽然德国最终输掉了战争,但闪电战却非常成功。然而,由于德国人犯下了可怕的暴行,很少有军事理论家回过头来研究闪电战。在冷战初期,美国将领们仍然固守着始于拿破仑时代的消耗战思维。他们认为,为了与苏联保持平衡,需要拥有远远更强大的武器。根据兰彻斯特工作的数学计算,一些预测表明,美国需要比苏联强大一百倍的武器才能维持平衡。

这一切开始改变源于约翰·博伊德在朝鲜战争中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的一项洞见。他发现将军们的计算中遗漏了一个变量:速度。即使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在空战中取胜的并不是更大更强的战斗机,而是更小更快的战斗机。

越战验证了博伊德的理论。在越战爆发前,美军的空军和海军已经装备了比苏联任何飞机都要大、都要强的战机,但这些战机的实战效果却差了一大截,越南战场上的1:1空战交换比远不如他们在朝鲜战争中的10:1。

虽然美国的战斗机块头大、火力猛,但在灵活性上却远远不及苏联的米格战机,这使得它们在技术上虽然领先,却处于下风。地面上,北越军队从战略到战术、从地面战到空战,全面采用了机动战的战术,他们秉承了成吉思汗和孙子的战术思想。北越传奇将军武元甲曾说:“我们的战略指导原则是在新形势下保持活力、主动、机动和快速决策。”

约翰·博伊德利用越战和朝鲜战争的数据,发展出了能量-机动(E-M)理论。这让那些主张制造更大、更贵飞机的空军将领们感到尴尬,因为E-M理论明确显示,轻便、便宜、快速的苏联米格战机因其敏捷和机动性而更为有效。

越战成为了自拿破仑时代以来战争史上最大的转折点。越南/美国战争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小规模、弱势军队利用机动战术战胜大规模、强势对手的先例。如今,全球的叛乱组织都在运用机动战的策略:出其不意、变化无常、行动迅速和协同作战来取得胜利。

1996年,《外交事务》杂志上的一篇先见之明的文章这样描述未来的战争:“传统的消耗战和沿连续战线进行的固定战斗将被‘非线性作战’取代……这种作战方式将在整个战场的纵深和广度上,对关键的战术、作战和战略目标同时发起高节奏的攻击。”

21世纪至今,这一预言已经得到验证。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的叛乱分子并不是在战场上排成直线作战,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预测的模式发动攻击,从世贸中心到法国尼斯,从伦敦的音乐场所到印度的酒店。

为什么OODA循环对我们至关重要?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博伊德发现他在能量-机动理论中的洞见——惊奇、多样性、快速和协调如何主导空战——的影响远超空战领域。他提出了“冲突模式”(Patterns of Conflict)的概念,展示了这些原则在地面战术中的应用。随后,他又提出了“指挥与控制的有机设计”(Organic Design for Command and Control),进一步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军事战略、政治和外交。

他的收官之作《概念螺旋》(The Conceptual Spiral)、《战略游戏的?与?》(The Strategic Game of ? and ?)以及《胜败的本质》(The Essence of Winning and Losing),将视野扩展到了军事之外,揭示了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任何个人或组织如何蓬勃发展。

博伊德的研究核心是这样一个信念:在不确定的现代世界中,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某种具体的信念,而在于能够根据快速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迅速调整信念的能力。

在商业世界中,更大的适应性和速度成为了生存的必要条件。IBM的全员就业政策就是“大就是好”和“壕沟战”心态的典型。多年来,IBM的业务稳定可预测,能够为员工提供终身就业保障。然而,这一切在1992年戛然而止。从那时起,我们见证了工作的“优步化”(Uberfication)。不再是单一公司的终身全职就业,现在35%的美国人选择自由职业。他们可能同时进行多个不同公司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着不同的范围和完成日期。这种情况带来的不是稳定线性的月薪,而是一个起伏不定的收入曲线。

同样,公司的未来也变得不那么确定和可预测,因此它们外包了大部分运营,以便根据需要灵活扩大或缩小规模。196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平均任期是33年。到了1990年,缩短到了20年。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缩短到14年。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名单上的公司,有50%将在十年内消失。这既带来了风险,也为愿意适应的人创造了机会。

我从OODA循环的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学会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共存,是获得更多机会的必要前提。”

如果你想“赢”,你的生活中需要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创业界,提供了许多拥抱模糊性可能带来的结果的例子。WhatsApp成立于2009年,仅六年后就被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Instagram同样在成立不到两年、仅有少数员工的情况下,以10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这不仅仅局限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和自由职业者利用技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蓬勃发展。

2015年的数据显示,人口普查局发现有35,584家“无雇员”企业(即没有雇员的企业主)的销售额或收入超过100万美元。这个数字比2014年的33,624家增加了5.8%,仅一年就有如此增长。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年赚100万美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但这需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

在公司内部,最具适应性、最快速和最有活力的个人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如果个人和组织想要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荣,他们就必须接受不确定性和新颖性,并学会利用它们来获得优势。正如WhatsApp和一人百万美元企业的增长所显示的那样,回报是活力和成长,是塑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并影响他人想法和行动的机会。

掌握OODA循环

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OODA循环了,何不把它练得炉火纯青呢?

OODA循环常被看作是一种决策模型,但更贴切地说,它其实是一种个体和组织学习和适应的模型。下面是一个将OODA循环应用于实际商业场景的例子,其中融入了博伊德关于如何高效运用OODA循环的一些思考。

观察

观察不仅仅是“看”,更像是“积极吸收整个形势”。观察包括你自己的情况、对手的情况,以及更广泛的环境。它涵盖了环境的所有方面:物理的、心理的和道德的。观察阶段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数据收集:你不仅要盯着自己屏幕上的数字,还要关注情感背景、行业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动向。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敏锐的金融交易员,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你已经掌握了OODA循环。在观察阶段,你注意到市场正朝着历史新高迈进,你感受到了市场的心理氛围。许多人认为市场只会一路上涨。你发现金融工具,包括抵押贷款支持的衍生品的数量激增。你注意到,现在申请抵押贷款的人,收入水平远低于五年前那些申请抵押贷款的人。

定位

在OODA循环中,定位环节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了解你的基因、文化背景和过往经历,还包括将这些因素与你所有的观察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定位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找出不匹配:你之前的判断失误或是他人的判断失误。通常来说,坏消息其实是好消息,因为只要你能及时捕捉到,就能将其转化为你的机遇。

以金融交易员为例,通过定位后你怀疑,这些人不可能都能按时偿还抵押贷款。他们中很多是收入不高且工作不稳定的人。你发现,从背负多重抵押贷款的房主到大型银行,所有人都在赌市场会无限期上涨。你推测这是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没有哪个市场能永远上涨。你认为一旦有人开始违约,其他人也会跟随,最终导致市场崩溃。

你发现了不匹配:普遍的看法是“人们不会违约”,但你的定位基于观察阶段收集的信息却指向了相反的结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灾难,但对于那些能够洞察到不匹配的人来说,却是机会。在定位阶段,你的目标应是通过发现不匹配来证明你之前的信